区块链3.0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区块链3.0

诸如亚马逊云等云服务的出现,是亚马逊把自己的基础设施通用化,向所有人开放:

  1. 开发亚马逊云的软件系统;
  2. 部署和维护一个包括数十万台服务器的计算机网络;
  3. 为其他公司与开发者提供云计算软件服务。

现在,对试图在各个领域或产业中实际应用区域链的人来说,要在区块链上开发应用,需要的正是一个类似的云服务架构:区块链的软件系统、分布式账本去中心网络,从及一系列云计算软件服务。

因此,我们可模仿网络服务或云服务(web services),称这一系列的软件服务为价值网络服务或区块链云服务(value web services)。

当然,区块链云服务与现有的云服务也有很多不同:

  1. 它提供的云计算软件服务是基于分布式账本与去中心网络的。
  2. 软件系统通常不是由一家公司开发,而是由社区开发的,以开源方式发布。
  3. 去中心网络不是由一家公司运维,而是由不同主体出于经济激励而自主提供的。
  4. 一系列云计算软件服务也不是由一家公司提供,而是由社区提供的。

走向应用的五条路径

让区块链变成应用的平台有多种思路,下面来分别看看。

以超级账本(HyperLedger)为代表的联盟链软件是重要思路之一,它由 IBM 最初提出与研发,现在由开源软件组织 Linux 基金会管理,是开发区块链应用的重要软件平台。

比特币以太坊等公有链完全开放,任何人都可以接入不同,联盟链需要经过许可才可以接入,亦称为许可链(permissioned blockchain),参与到区块链系统中的每个节点都需要经过许可,未经许可的节点无法接入。联盟链有其特定的用途,较为适合大型公司在自己的内部部署使用,或部署后在自己的产业链生态中邀请合作伙伴接入,也可以由产业联盟共同部署。

但以互联网的发展经验看,要让区块链真正成为应用的平台,主航道还是比特币与以太坊所开辟的道路,这条主航道常被为“基础公链”或“底层公链”。它们的目标是开发一条通用功能或专一功能的公有链,并同时做三件事:开发软件、运行系统、运营社区。

基础公链:通用类(general)

在这条路径上,以太坊已经做了开创性尝试且仍在持续发展。它是完全通用的,是通用类的基础公链。类似的项目还有不少,其中最热门的是 EOS,以及现在市值处于前 20 名的小蚁(NEO)、新经币(XEM)等。其中,按到现在为止的产品情况看,对 EOS 的设计思路最简单的描述或许是:一个更快、更好、更适合应用开发的以太坊。

基础公链:功能类(functional)

基础公链的路径之二是开发专用于某类功能的区块链,比如市值处于前20名的有专用于物联网的 IOTA 等。区块链的经典项目之一是 Steem 区块链和它的博客平台 Steemit,它是专用于数字内容的,在中国有类似的数字内容项目,如币乎。又比如,中国区块链社区巴比特开发的比原链(Bytom)是专用于数字资产交换的,按白皮书披露的信息它要做到的是,连通比特世界与原子世界,实现“比特资产”(原生的数字货币、数字资产)和“原子资产”(有传统物理世界对应物)的交互与流转。

基础公链:行业类(sectoral)

基础公链的路径之三是开发专用于某个行业的区块链,充分考虑该行业的特点提供相关的功能,比如保险、供应链金融、游戏、政务等。

除以上内容之外,还有一大类新区块链项目的目标是做技术的基础设施,可称为基础服务(basic services)。这里列举两组可能的方向。

其中一组是,这些项目看到的事实是,在区块链的世界中必然有着多条链,甚至有非常多条链共存,链与链之间的功能或资产的连接就变得很重要。它们关注的焦点是跨链的资产交易。

2018 年年初,新区块链项目区块基石(ArcBlock)自称是区块链 3.0,它的核心是提供跨链的协议,并以云服务的形式为开发者提供便利。另一个新项目梵塔网络(Penta)则定位在做“区块链世界的连接器”,要实现三大连接——链与链的连接、链与中心化系统的连接、链下与链上价值的连接,即为了推进区块链的应用,不只是连接不同的链,连接链上与链下,更要在需要时连接链与中心化系统。

在鲸准研究院与节点资本研究中心的“侧链跨链研究报告”(2018年)中,它认为侧链与跨链在技术上大体相似,只有在谈到它们的服务对象时才需做细致的区分:一般来说,侧链服务于主链,而跨链试图改进的是链之间价值和功能的连通。其实,现在区块链领域的主要应用之一“币币交易所”实质上做的也是跨链资产的交易,只是目前采用的主要还是中心化的方式。目前,主要的交易所都推出了自己的通证(一般称平台币),并公布基础公链计划,也即准备用区块链技术来改进自身业务。

在基础服务方面另一组可能的方向是,随着去中心化应用的出现,各种基础性技术服务成为刚需。比如,文件存储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等项目备受关注。随着区块链应用的发展,在周边将出现更多的技术需求,分布式文件存储仅是其中之一。

综合以上讨论,在通向区块链 3.0 即应用平台的路上,大体上出现了五条路径:通用类基础公链、功能类基础公链、行业类基础公链、联盟链开源软件及基础服务(见图 4)。

我们还可以再回到云服务的视角展望区块链的发展路径。通常,云服务可分成不同的层次: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

区块链3.0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区块链3.0
图4:区块链3.0:通向应用平台的五条可能路径

类似地,有的基础公链提供的是最底层的区块链服务,如通用类基础公链;有的提供的是 PaaS,有的提供的则是 SaaS,它们所覆盖的范围是功能类基础公链和行业类基础公链,当然要注意的是,现有云服务和区块链的分类方式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见图 5)。

区块链3.0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区块链3.0
图5:作为云服务的区块链

「讨论」从多个网到多条链

雷纳特·卡桑辛(Renat Khasanshyn)曾展示他基于联盟链理解的区块链应用未来。现在的各类系统,比如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金融系统,是由多个中心化的数据库组成的。用区块链技术来改造这些系统,他的设想是,在合适的地方用相应的区块链来取代原来的数据库(见图 6)。从图 6 中可以看到,中心化的数据库被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所取代。

我们也可以看到,就像现有的系统由多个数据库以分散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新的系统是由多条区块链组成的,它们也以分散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要注意的是,这里所绘制的是几乎所有的中心化数据库都被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所取代,而实际情况可能是,适合区块链的会被区块链取代,适合中心化的仍保留原有的状态。比如现在在区块链中,多条链之间的资产交换的主要有效方式是高度中心化的交易所。

区块链3.0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区块链3.0
图6:未来的可能图景

1 2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